中職中專和技校,農村戶籍和涉農專業國家學費全免,地區政策有所不同,有的地區全免。貧困生每年助學金2000,按月發放,不同地區也有差異。
2021年脫貧高職生仍然享受補助,因為脫貧不脫政策。
分類提供教育脫貧服務。 扶貧必先識貧,教育脫貧政策對象直接決定教育脫貧制度的設計。 我國教育脫貧的重點對象大致可分為兩類群體:一類是城鄉結構性不平等導致的教育貧困學生,包括農村貧困家庭學生、留守兒童和城市流動兒童;一類是較早離開學校、進入社會的非學齡教育貧困人口,主要是高中學歷以下、無技能、低技能的農村貧困青壯年和進城務工人員。 這兩類貧困人口的教育需求存在本質差異,對此必須針對教育貧困群體內部多樣化的學習訴求,提供更加靈活、多樣的公共教育服務。
科學設計教育脫貧標準。 總書記指出:“精準扶貧是為了精準脫貧,目的和手段關系要弄清楚。 要加快建立反映客觀實際的貧困縣、貧困戶退出機制,
為保證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的有效性,職業教育通過精準定位為精準扶貧提供保障。
首先,明確當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與貧困者的實際情況。根據扶貧對象的實際情況,為其制定合適的教育培養計劃。
其次,做好人才需求定位,保證對貧困對象的培養符合市場需求。
再次,做好地方環境定位。了解地區有哪些可開發的資源,從而對扶貧對象進行重點教育與培養,促進當地脫貧致富工作快速完成。
最后,對扶貧對象進行精準定位。根據經濟發展的平均水平、個體收入水平、備選對象的健康狀況等條件,確定扶貧對象的選擇標準,確保扶貧的有效性。